一句话提醒:吃对坚果,是养生;吃错坚果,是“养病”。
很多老年人把坚果当成了“长寿零食”,每天都要来上一把。确实,坚果含有丰富的脂肪酸、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对心血管、脑健康、免疫系统多有好处。但不是所有坚果都适合老年人,有些坚果吃了可能会加重慢病,甚至诱发健康风险。
下面就来告诉你,哪4种坚果,老年人可以适当多吃,哪4种坚果,最好少碰甚至避开。吃对了,是保健;吃错了,反而可能添病。
建议多吃的4种坚果图片
1. 核桃——护脑好帮手
核桃被称为“树上的大脑”,不是因为长得像,而是因为它富含α-亚麻酸,在体内能转化为DHA,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。老年人常吃核桃,对预防认知退化、减缓记忆力下降有帮助。
研究支持:2022年《中华预防医学杂志》刊文指出,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,如核桃,有助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。建议用量:每天3-5颗即可,控制热量。
图片
2. 杏仁——护心护血管
杏仁富含维生素E和单不饱和脂肪酸,有助于降低“坏胆固醇”(LDL)水平,减少动脉硬化风险。对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尤其友好。
但注意,吃的是未经油炸、无糖的原味杏仁,不是超市里那些加了糖和香精的“零食版”。
建议用量:每天10颗左右,别过量,避免摄入过多热量。
3. 榛子——增强免疫力
榛子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、铁、锌和硒,这些微量元素对提升免疫力、防止贫血、稳定神经系统都有帮助。老年人免疫力下降,适当吃些榛子是不错的选择。
图片
重要的一点是,榛子的脂肪酸比例较好,不容易让血脂升高。
建议用量:每天5-8颗,适量为宜。
4. 腰果(少盐原味)——补充蛋白质腰果含有较多蛋白质和镁元素,对老年人肌肉流失、骨质疏松有一定缓解作用。但腰果的脂肪含量也不低,只能吃原味少盐的,且别贪多。
营养提醒:市面上很多腰果是高盐高糖的“加工品”,对血压、血糖不利,务必选择原味款。
建议用量:每天不超过5颗。
图片
最好少碰的4种坚果1. 瓜子——钠盐炸弹
很多老年人喜欢嗑瓜子当消遣。但市售瓜子普遍高盐、高油、高添加剂,吃多了不仅容易上火,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、水钠潴留,对高血压或心脏病人非常不友好。
而且,瓜子热量高,吃一会儿就可能超过一顿饭的热量,容易发胖,增加代谢负担。
劝一句:嘴馋也别靠它解闷。
2. 松子——高油高热
松子虽然口感香浓,但其中油脂比例高得惊人,每100克热量可达700大卡以上。长期大量食用,容易导致血脂升高、体重增加,尤其不适合已有脂肪肝或高血脂的老年人。
图片
而且,松子的壳不易剥,牙齿不好的老人还容易造成牙龈损伤。
建议:偶尔少量可以,但绝不能天天吃、无限吃。
3. 花生(炒货、糖衣类)——致敏风险高
花生是“过敏大户”,很多老年人年纪越大,免疫系统越敏感,吃花生容易引发皮疹、腹泻,严重时甚至过敏性休克。
更值得担忧的是,储存不当的花生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,这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。尤其是夏季潮湿气候,花生更容易变质。
提醒:炒熟的、有糖衣的花生更不建议吃。
图片
4. 开心果(调味型)——糖盐双高
超市里的开心果很多都加了盐、糖,甚至还有人工香精。吃多了容易升高血压、血糖,增加肾脏负担。
而且,调味开心果往往“越吃越上瘾”,控制不住量,一不小心吃过头,对老年人身体是负担。
建议:真想吃,只能选原味无添加的,而且每次顶多吃几颗。
吃坚果,别忽略这4个关键点第一,控制总量。
图片
坚果是高能量食物,国家卫健委推荐每日摄入不超过10克-25克,大约一小把的量。吃多了反而可能增加肥胖、三高等风险。
第二,选原味。
不管哪种坚果,都要选原味、无盐、无糖、不裹粉的版本。调味坚果虽然口感好,但添加剂和糖盐含量非常高。
第三,不替代主食。
坚果不能当饭吃,它只是补充营养的一种方式。用坚果代替正餐,不仅容易营养失衡,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。
图片
第四,注意过敏和霉变。
坚果易过敏,尤其是花生、腰果、开心果等。还要注意保存,防止受潮发霉。
结语:吃对坚果,是“吃保健”;吃错坚果,是“吃毛病”老年人吃坚果,不能图口感、靠感觉,要根据身体状况来选择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病人群,更要精挑细选,少吃加工坚果,多吃天然原味坚果。
别小看这每天几颗坚果,吃对了能帮你稳血压、护血管、养大脑;吃错了,反而可能拉高三高、伤肝伤肾。
从今天开始,重新审视你手边的坚果罐子,把该吃的留下,把不该吃的悄悄换掉。
资料来源:①.中国营养学会.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[M].人民卫生出版社,2022.②.李宁,李雪.中国坚果与健康研究报告[J].中国食品卫生杂志,2022,34(6):567-572.DOI:10.3969/j.issn.1004-8456.2022.06.007.③.中华预防医学会.老年人营养与膳食指南专家共识(2021年版)[J].中华预防医学杂志,2021,55(6):669-674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倍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