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死一线,中国女排又把球迷的心脏吊起来了。
说实话,这谁顶得住?
场上姑娘们打得像是在走钢丝,一边是晋级希望,一边是随时可能踩空的悬崖。
球迷的心,一会儿被提到嗓子眼,一会儿又掉进裤裆里。
每回看女排,活像天天看悬疑剧,最后一秒都不敢眨眼。
你说这不是刺激,那啥才叫刺激?
今年的世联赛,小组赛阶段,局势比以往还要难缠。
意大利、波兰、巴西、土耳其、日本,这五支队伍早早锁定了八强席位。
中国队呢?
还在泥潭里拔蹄子,6胜3负,17分,虽然领先德国和美国,但就像下水道里抢救快要溺水的老鼠,一刻也不能松劲。
随时一个不留神,前功尽弃。
尤其跟多米尼加的那场,真是又惊又险。
头一局赢下来,个个都以为稳了。
结果呢,接下来的两局被对手连扳。
弹幕上一群人开始吐槽:这还怎么打?
是不是又要提前回家收拾行李?
可没想到,第四局突然来了个大逆转,最后一局厮杀到15比13,这才把胜利死死咬住。
说到底,心脏不够健康的人,真不适合看中国女排比赛。
吴梦洁,这姑娘真不是吹的。
连着四场得分超过24,单场25分,进攻端跟开挂似的。
要说女排的命根子,这会儿非她莫属。
国际排联都在网站上夸她,说她是中国队的关键。
可问题也摆在那儿了,就靠她一棵大树,能撑得住整片山林吗?
球迷们私下里都说,万一哪天她状态掉线,或者被对手重点盯死,剩下的人能接得住球吗?
这问题,谁心里都有数。
队长龚翔宇也够让人操心。
前两局只拿了1分,连球迷都替她着急。
可到后面她又像打了鸡血一样,直接拿18分回头,成了全队次高分。
有人说老将就是稳得住,也有人嘀咕:咋就不能早些发力,非得等到天塌下来了才救场?
你说气人不气人?
还有倪非凡,自由人位置上那一记飞身救球,网上看球的都炸了。
国际排联还特意剪了个小视频,夸她那个扑救带转折。
可咱心里清楚——靠一记神扑能撑到哪一天?
这场是救了命,下次呢?
倪非凡还是会累的,不能总让人家“超负荷运转”。
积分榜上的形势,一刻都不让人省心。
后面德国、美国都盯着呢,稍微一滑,立马被掀下去。
下场对加拿大,理论上对手弱,赢了就稳。
可咱中国女排历来有“打强队拼命、打弱队翻车”的光荣传统,谁敢保证不会阴沟翻船?
球迷晚上躺床上,脑袋里全是能不能晋级的公式,感觉比高考还累。
这场胜利后,网上炸开了锅。
有人说吴梦洁是“救命稻草”,也有人说,年年就靠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,啥时候能真正打出整体?
还有人吐槽:“意大利、巴西都是提前晋级,咱们每年算分算得跟掰指头似的,啥时候能轻松点?”
教练组的战术,被人拿放大镜看。
有人觉得,出奇制胜,关键时刻总有招儿。
也有人不客气:“咋就不能让新人多上场,非得押宝老将?人家一累,局势就崩。”更有人总结:拼得多,说明底子薄;靠精神,说明体系还差一截。
吴梦洁的表现是亮眼,没话说。
可她的高强度出场,也让人担心会不会被用坏了。
毕竟,天天这样拼命,年轻人也扛不了多久。
全队的战术体系,是不是太依赖个人发挥?
要是遇上对手针对性严防,别人能不能顶上来?
这问题,摆着不解决,迟早出事。
龚翔宇这边,经验是有,关键时刻能顶住。
可年纪大了,体能到底还是问题。
每轮比赛都指望她爆发,现实吗?
说实话,年轻队员也得多给点时间锻炼,不然女排也只能年年讲“精神”,年年拼个人,整体实力总上不去。
有的球迷看完激动,说中国女排拼搏到最后一刻,这才叫精神。
也有人叹气:“精神归精神,光靠精神能赢几场?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女排会拼命,可要是打法单调、技术跟不上,打到关键时刻不还是悬着一口气?”
每次国际排联表扬中国女排,球迷们半喜半忧。
表扬的都是拼命、冷静、坚决,还特意点了三位姑娘的名字。
有人觉得是鼓励,也有人觉得这压力更大:“年年都让你拼命,年年都说你精神好,可实际成绩呢?”舆论场上,讨论没消停过。
中国女排打加拿大的比赛,大家都等着看结果。
有人希望,早点把悬念甩开,好好练兵;也有人担心,别最后关头又整幺蛾子。
积分榜上,中国队排第六,看起来形势好,但只是“理论上”。
谁都明白,比赛不到最后一秒,心都放不下来。
现在的女排,像一辆开着冒烟发动机的旧车,拼到最后一刻也赶上了高速路,却随时可能熄火。
主教练的调整慢半拍,队员有拼劲,体系却不够硬。
网友们说得直白:“别总靠爆发,啥时候能靠稳定赢球?”这才是最让人闹心的事。
网上评论区里,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。
有人心疼姑娘拼得太狠,有人调侃教练组太保守,也有人不客气:球迷的心脏全靠你们折腾,啥时候能让我们舒坦一把?
更有甚者分析,说战术体系、青训系统都得跟上,光靠喊精神口号,不顶用!
有些人觉着,中国女排就是靠精神、靠气势,赢得了全世界尊重。
可总有冷静的声音提醒:别光看精神,技术、战术、体能都得补上去。
世联赛八强就剩三个名额,中国队看似稳,其实悬着呢。
多少年过去,女排姑娘每次都在绝境边缘翻身,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命?
最难受的,是球员们已经很拼了。
输了,大家骂;赢了,说不稳。
有网友说:“姑娘们已经把命都搭上了,还想咋样?”谁都不想每年看着中国女排拼到最后一分才晋级,谁都希望,咱们能像强队一样,提前锁定名额,提前休息,不要再让全国球迷跟着心累。
吴梦洁、倪非凡、龚翔宇三个被国际排联点名,说是荣誉,也是无形的压力。
球迷都明白,拼到最后靠的不是运气,是实力。
可现在实力差一点,就要拼命三郎。
难道中国女排只有在绝境,才会爆发自己的全部力量?
难道非得等到一只脚踩空,才会有奇迹出现?
有人说,这是我们的宿命。
也有人坚信,只要体系完善,青训跟上,总有一天,女排能靠整体实力,把对手压得抬不起头。
可等的这一天,怎么就这么难?
中国女排这一路走来,既有血有泪也有欢笑。
有多少人看着女排姑娘流泪,有多少人又在心里暗自叹息:啥时候能走得更稳,不用每年悬着心?
拼搏固然让人敬佩,但年年都这样,难道不是另一种悲哀?
再拼命,也不能只靠一两个人,靠精神续命。
可以喊口号,可以拼命,可总有一天,得靠得住的实力,靠整体。
否则,悬疑剧年年上演,球迷的心脏还能这么抗吗?
你说这女排精神,到底是骄傲,还是无奈?
靠一棵树撑起一片森林,这片森林还能撑多久?
你们觉得呢?
是不是早该让我们心放一放?
倍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